淺議我國行政區域的英譯
發布時間:2018/07/28
淺議我國行政區域的英譯
吳偉雄(云浮市外事僑務局,廣東527300)
[摘要] 本文從我國“市”這一行政區域的一些英譯與現實“市”的層級關系相脫節談起,分析了我國現行行政區域的英譯存在的層級不分與概念混淆的問題,總結歸納了170多個國家一些行政區域的英譯特點,提出了我國行政區域某些譯名應予改進和完善的意見。
[關鍵詞] 英譯;行政區域;層級不分;概念混淆
1、 前言——從一首打油詩說起
開放改革以來,對外宣傳資料很多,涉外交流日益頻繁,涉及行政區域的翻譯時有發生。然而,就行政區域的英譯來說,便常有層級不分,概念混淆,邏輯紊亂的情況發生。有一個出國訪問的代表團,成員中有一位地級市的副市長和一位縣級市的市長,碰到這樣一件事: 在一次大型活動中,縣級市的市長被安排到主席臺上,而比他職位高的那一位地級市的副市長卻在臺下,弄得縣級市的市長很不好意思。究其原因,是因為“地級市”和“縣級市”都譯成city,人家弄不清哪個city高一級,哪個city低一級。在一些資料中,一個city 管轄著一個或多個city; district 又和 office 并為同類,一起當作區域來介紹;鄉鎮之下,只有組織機構的committee,沒有基層區域的village 或hamlet 。有這么兩首耐人尋味的打油詩為證:
City, city, yet city, 市呀市呀都叫市,
There are so, so many. 層級高低誰人知;
But which is which, 市呀市呀何其多,
And which under which? 究竟哪個管哪個?
Something is so strange, 有的事情沒個準,
In towns under cities. 市的下面雖有鎮,
There is no village, 鎮中都是委員會,
But only committees! 沒有莊也沒有村。
這就值得思考了:我國區域名稱的英譯,要改進什么?完善什么?思考的結果是:區域名稱英譯的研究,很有必要。
2 現行我國行政區域的譯名分析
2.1 現行譯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外文出版社,1999年第4版英漢本),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市又有“設區的市”和“不設區的市”。
英譯是:省 province ;自治區 autonomous region;直轄市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自治州autonomous prefecture; 縣 county;自治縣 autonomous county;市 city;較大的市 large city;設區的市 city divided into districts;不設區的市 city not divided into districts;鄉 township;民族鄉 ethnic township;鎮 town.
以上英譯,經過權威審定,絕對正確無疑。然而,具體操作起來,尤其是在對外宣傳和涉外交流中,還有不足之處。
2. 2 現行譯名有點什么問題?
2.2.1 眾“市”一詞,層級難分
按現行譯法,直轄市外的其他市均譯 city.
例1:本市現管轄八個縣(市)區。
原譯:The city exercises jurisdiction over eight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前些年,澳大利亞外援局一個項目考察團到肇慶市考察。該局北亞處主任百蕊女士對肇慶這個 city 有幾百萬人口,又擁有廣闊的邊遠山區,還轄多個 city 大惑不解。該例的改譯,看閱下文自明。
中南大學成立之前,“長沙鐵道學院外國語學院”的英譯,可以印證譯出層級關系的必要性。如果這兩級學院都譯如College,就顯示不出兩院的層級關系。該院的英語專業是“湖南省的重點專業”,對院名的翻譯也恰到好處,把“鐵道學院”的“學院”譯為University, 把作為“二級學院”的“外國語學院”譯為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實乃得其所哉。
2.2.2 概念混淆,不合邏輯
現行憲法及其英譯文,對城市區以下農村鄉鎮以下的區域,沒有具體的名稱和譯名。沒有權威的譯法,自然就各施各法了。不少譯文把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和居民自治組織,把鄉鎮以下的村民自治組織,都當成區域名稱,混同于行政區域,作同類而并論了。
例2:廣東省分為19個市,73個縣,3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4個相當于縣級的辦事處(1990年《廣東概況》)。 原譯:
Guangdong Province is divided into 19 cities under which there are 73 counties, 3 autonomous counties, 36 districts and 4 county-level offices.
把Office 和city,county 和 district 等行政區域混同起來,是混淆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概念。如果標在一個行政區域圖上,其邏輯缺陷就更一目了然了。而且,堂堂一個省,只有四個office 相當于縣級,顯然不合邏輯常理。上譯的cities和 offices都應改譯如下文。又如,北京出版社出版的Beijing---A General Survey一書,把北京的行政區域分為城區 city proper,郊區 suburban district,和郊縣 county之后,又分為街道辦事處 neighborhood office,居民委員會 residents’ committee,鎮 town,鄉 township和村民委員會 villagers’ committee,這也是把互不兼容的概念湊合并列起來,不合邏輯,很不科學。
3 他山之石——國外一些行政區域的英譯
據《各國國家機構手冊》(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3年), 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政區域的劃分與英譯,有如下特點:
3.1 層級分明
如:敘利亞,分為14個地區 district,59個縣 county,179個行政管理單位 administrative unit,每個行政管理單位管轄一批鄉村 village;泰國分73個府(含曼谷) province,府下655個縣 district,縣下設6633個區 commune,區下設59458個村 village;馬達加斯加分6個省 province,110個區 prefecture,1250個分區 sub-prefecture,11393個村落 traditional communal division; 坦桑尼亞分25個省 region,省下設縣 county,區 division,鄉 ward,村 village; 芬蘭則分12個省 province,省下設84個市 municipality和377個鄉村市 commune.
3.2 概念清晰
在170個國家和地區里,除了菲律賓在鎮下設“公民會議”作為基層單位而未符其所在區域的名稱外,沒有發現將機構名稱作為區域單位的名稱的。如塞拉利昂分3個省 province和一個地區,省下設12個區 district,區下設147個酋長領地,酋長領地也用 chiefdom來表達。日本的都、道、府、縣,都譯為prefecture.
3.3 區域復雜的,脈絡也分明
有的國家的行政區域不可能象梯級那樣逐級分明,頗有復雜之勢。如:越南分46個省,3個中央直轄市。省下設縣、直轄市和省會;中央直轄市下設郡、縣、市; 縣下轄鄉和鎮; 省轄市和省會下設坊和鄉;郡下設坊。各個區域的英譯卻互不套疊,各有其名,即:省 province;中央直轄市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authority;縣 district; 省轄市 provincial town;郡 precinct;市 municipality;鄉 village;鎮 township;坊 ward。愛爾蘭的郡級市為 county borough,非郡級市為 non-county borough; 英國的城市區為 metropolitan district,城市郡為 metropolitan county。表達得分明而扼要。
3.4 省下設的市,多譯municipality
以色列、菲律賓、科特迪瓦、盧旺達、丹麥、芬蘭、希臘、冰島、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等國家,省或省級區域之下設的市都譯如 municipality。誠如韋氏第三版國際英語大詞典所云:municipality, an administrative area into which Philippines provinces are divided.
4 我國行政區域某些譯名應予改進和完善
4. 1 “市”的英譯,宜分兩類
我國的市,可據憲法所述的“設區”與否分別譯出。作為整個行政區域,設區的市,地級以上的市,應譯為 municipality,不設區的市,譯為city,除上述21國的例證,有書為證之外,筆者在外事活動中,也有實踐的證明。上述澳大利亞的官員和瑞典駐香港代總領事約翰遜都同意將下轄多個縣(市)區的肇慶市譯為 Zhaoqing Municipality,更在其向政府報告的文件中付諸實行。1999年10月在云浮市舉辦的第一屆全國石材(云浮)展銷會,2000年10月將舉辦的首屆中國(云浮)國際石材科技展覽會,無論是我市政府的文件,還是境外公司在美國雜志上的廣告,云浮市均譯為 Yunfu Municipality。例3:
There are over 4000 building materials enterprises in Yunfu and stone industry is the core business in the Municipality.
例4:高要市是肇慶市的轄區,毗鄰肇慶市城區。原譯:
Gaoyao City is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Zhaoqing City, bordering Zhaoqing’s city area.
上譯出自廣東影視城的《可行性報告》。很明顯,如果將肇慶譯為Zhaoqing Municipality,層級關系,邏輯條理都順得多。去年,我隨云浮市代表團赴泰國進行商務活動,也碰到要介紹一位地級市的副市長和一位縣級市的市長的情形,因為譯的有層級之分,沒有出現本文開首的那種尷尬的情形。
當然,如果不從作為統轄下屬縣(市)區的整個行政區域這一角度出發,單就一個中心城市及某一功能城市而言,譯為city是可以的,如要說肇慶是旅游名城,主要指肇慶城區的范圍作為中心城市而言則譯為Zhaoqing is a famous tourist city。又如云浮是管轄五個縣(市)區的地級市,這時的云浮市應譯為 Yunfu Municipality,但是,如果從通訊地址角度出發,“云浮市解放中路32號”,則可譯如 32 Jiefangzhong Lu, Yunfu City,而據外國通用的方法,由于有郵政編碼,地址中的 city 其實可略。“肇慶市城區”則應譯如 Zhaoqing City Proper。改譯:
Gaoyao City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Zhaoqing Municipality, bordering Zhaoqing City Proper.
4. 2 城市區以下農村鄉鎮以下區域的英譯
4.2.1 “XX 街道”與“街道辦事處”不能“混同一譯”
設區的市,區下又設多個由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管轄的“街道”區域。在表示區域的時候,這時的“街道”不是某一條街道,而是區以下的一個 “分區”或“街區”。既然 municipality 下設的區為 district,那么表示 “分區”的“街道”區域就是 sub-district了。而“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的派出機構 office,故應譯為 sub-district office(of a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例5:本區下轄六個鎮和兩個街道辦事處。原譯:
There are 6 towns and 2 sub-district offic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District.
改譯:上譯的sub-district offices 改為 sub-districts.
例6:這位是云城區河口街道辦事處主任。
原譯:This is the Director of the Hekou Street Office of the District.改譯:
This is the Director of the Hekou Sub-district Office of the Yuncheng District Government. 或
This i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ekou Sub-district of the Yuncheng District.
《羊城晚報》2000年5月14日報道廣州逢源街建立一支2200多人加盟的社區義工隊伍。報道中提到的“逢源街”及“區街領導”中的“區”
翻譯服務電話
0310-3111789
0310-2601414